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五脏生克关系结构
借用系统仿真技术,发现五脏生克关系结构、人体生化统计数据、五脏精气周期波动的传统认识、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节律四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认为与五脏功能相统一的人体结构应是五脏生克关系结构。......
作者:田欣;张启明 刊期: 2001- 01
-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葛仙翁”。葛氏一生著述甚多,内容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生物、物理、天文等多个方面。在医学方面,葛氏选集各家著作,广泛搜求各地流传的验方,分类编成《玉函方》百卷。后为携带和使用方便,乃将其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采自民间的单方、验方及灸法另为一编,初名《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一部以治疗急症为主的综合性医籍,对于中医药科学史的研究和中医临床的......
作者:杨佃会;臧守虎 刊期: 2001- 01
-
从温阳论治胸痹
胸痹病机总属“阳微阴弦”,由阴寒痰浊痹阻,胸阳不振所致,临床治则实者以温通胸阳为主,虚者以温补胸阳为主,总以温阳为大法。......
作者:尹柱汉 刊期: 2001- 01
-
《伤寒论》变法思维述略
变法思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文中举《伤寒论》胀满、痛证、烦躁、消渴、下利等六个证候为例,阐发中医变法思维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其特点。......
作者:姜建国;倪方利;兰少敏 刊期: 2001- 01
-
祛瘀补虚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探讨
通过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瘀血壅滞,脑失濡养;年老体衰,髓海不足;虚瘀并见,以瘀为主,是其发病的主要特点,提出祛瘀补虚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有效治法之一。......
作者:王欣 刊期: 2001- 01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骨矿含量减少,骨的细微结构发生变化,韧性降低,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笔者在对该病的研究中体会到,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谷丽敏 刊期: 2001- 01
-
关于“治病求本”的认识
治病求本是治疗一切疾病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广义病之本,就是正气;狭义病之本,与标相对而言,所指无定,因病而异。治标治本、正治反治,从其实质言,都属治病求本的范畴。......
作者:迟华基 刊期: 2001- 01
-
《内经》“以象论理”浅识
以象论理,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其肇端于《周易》,在《内经》中又有所发展,并有非常广泛的体现,通过列举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或描述自然界的一般现象来说明哲学原理,或通过描述自然界的一般现象来论证医学原理,或通过描述人体具体的生命现象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既有认识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思维发展方面的原因。它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作者:张哲;刘红杰 刊期: 2001- 01
-
胖大舌与肿胀舌辨识
辨舌体的胖大与肿胀是望舌形之重要内容,但现今许多教科书对二者多未明确区分,或认为两者相同,“肿胀舌,又称胖大舌”,以胖大舌或肿胀舌统括;或认为两者仅增大程度不同,“舌体较正常肿大,伸舌满口的称胖大舌;舌体胖大满口,甚则不能闭口的称肿胀舌”。实际上胖大舌与肿胀舌两者病因病机、舌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均有不同,应予区别。......
作者:刘培禄 刊期: 2001- 01
-
定心方及丹参酮对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定心方及丹参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心方能明显降低CD41和CD62P的表达(P<0.01),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P<0.05)。丹参酮也能减少CD41和CD62P的表达(P<0.05),减少心律失常大鼠的死亡率(P<0.05),表明定心方能通过降低小血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孙学刚;贾钰华;陈育尧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
- 2 大黄炮制研究简述
- 3 干扰素骨髓抑制肝脾同调浅议
- 4 庞德湘治疗大肠癌组方原则浅析
- 5 穴位热敷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 6 酸枣仁汤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7 大黄(庶)虫丸超微粉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流变的影响
- 8 穴位注射合并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6例临床观察
- 9 中医药防治小儿病毒性肺炎显优势
- 10 何任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 11 吸烟的病因属性及致病机制探讨
- 12 我国腰椎滑脱临床研究和治疗取得新进展
- 13 中医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研究近况
- 14 HPLC法测定大青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 15 米杰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 16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76例
- 17 祛癜片的药效学研究
- 18 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 19 调肝脾方与补肝肾方对佐剂大鼠红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 20 血栓可能是癌症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