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茯苓对药配伍应用
茯苓甘淡性平,补而不腻,利而不峻,与他药配伍成对,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配补药益健脾之效;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配寒药则寒,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除形成药对外,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简单的复方,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且方只二味,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金萍;宋春霞 刊期: 2002- 03
-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以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复方化学成分及复方药动学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整体性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讨复方化学部位或成分、配伍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是目前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者:王欣 刊期: 2002- 03
-
论人身合和结构
人身是一个多层面的、高度有序的合和结构,它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结构框架,以五脏功能为主要生理内容,各种功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生命的整体协调运动.......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02- 03
-
胃食管反流病辨证论治及相关问题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与食管外的疾病.临床上以烧心、泛酸、胸骨后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饮食、睡眠及工作,并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1],在上海、北京的成人人群中,推测GERD的患病率为5.77%.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更有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与许多疾病如慢性咽喉疾病、哮喘、食管胃底静脉......
作者:李勇;朱晓燕;朱生梁 刊期: 2002- 03
-
从肝郁脾虚论治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胃窦收缩波少而弱,胃排空延迟,近端胃受纳舒张障碍及食物在胃内分布异常所致.常受精神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抑郁和特质性焦虑增加,对慢性压力易于采取对抗、压抑、控制的态度.患者心理的紊乱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中枢系统构成不断的刺激,可能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为中介机制影响胃肠动力,并可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改变......
作者:林燕;孟伟;谢孝锋 刊期: 2002- 03
-
试论毒与白塞病
白塞病属湿热火毒为患,以毒邪为主要病因.饮食不节、脏腑失调、日久滞而生毒.毒邪内伏不发可如常人,若遇外邪引动,毒邪上蒸下注而发为本病:上攻则口舌咽喉溃烂、目赤肿痛;下注则外阴溃烂;外浸肌肤则红斑结节;流注骨节,则骨节肿痛,甚至攻及脏腑,引发重症.白塞病的治疗当分期进行,发作期重用清解之剂,一可阻断毒邪对机体的损害,二可开前后二阴,使毒去正安.缓解期应健脾益肾,使脏腑协调,毒无以生.......
作者:庞海波;鲁缘青;吕秀兰;田财军;孙振高 刊期: 2002- 03
-
复方丹参对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甲基强的松龙(MP)进行对照.方法:制备鼠脊髓腰膨大半切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损伤加复方丹参治疗组、损伤加MP治疗组.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脊髓组织线粒体SOD活性和MDA浓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同时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斜板实验评估用药后2,4周复方丹参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丹参处理后脊髓组织MDA浓度明显低于各时相点对照组,SO......
作者:马永刚;刘世清;彭昊;王钢 刊期: 2002- 03
-
抗纤Ⅰ号胶囊抗肝纤维化的血清学和形态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抗纤Ⅰ号胶囊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血清LN、PCⅢ、IV-C、HA、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与秋水仙碱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细胞变性、坏死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抗纤Ⅰ号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肯定,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LN、PCⅢ,从而消除......
作者:张月英;陈扬荣;王玉海;潘晨 刊期: 2002- 03
-
糖脉宁降糖抗栓实验研究
为验证其治疗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糖脉宁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糖脉宁不仅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而且使各切变速率下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及血小板聚集率都明显降低,与用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也有显著性差异,各项指标作用均强于阳性对照组.证实糖脉宁不仅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还有显著......
作者:钱秋海;夏丽英 刊期: 2002- 03
-
经前平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芍药苷为指标,对国家级新药经前平颗粒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7.15%,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桂菊;王坤;王宏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中医心理教育治疗学之组滞对比思维病机探讨
- 2 论精窍水窍不并开
- 3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
- 4 运用动态思维辨治营热体质外感热病
-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6 甲状腺癌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 7 络病理论有重大创新
- 8 电针配合皮内针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临床观察
- 9 HPLC法测定大青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 10 外感病因中证候要素的提取
- 11 李勇论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 12 金匮肾气丸对腺嘌呤致雄性不育模型大鼠精子质量与性激素含量的影响
- 13 中药复方治疗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 14 天花粉与伪品苦花粉的红外光谱鉴别
- 15 半夏厚朴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 16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山东产黄芩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
- 17 银杏植株活性物质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因素分析
- 18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窦和血浆β-内啡肽的调节作用
- 19 试论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哲学基础
- 20 加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