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口僻、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多在春秋两季发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得法,易延误病情,导致后遗症.冯方俊老师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治疗本病36例取得理想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向庆伟 刊期: 2009- 05
-
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观察安肠愈疡汤口服合加味生肌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安肠愈疡汤口服及加味生肌散灌肠,对照组18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氧化可的松灌肠,分别用药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孙大娟;迟莉丽 刊期: 2009- 05
-
大气下陷证与冠心病相关性探讨
认为大气下陷证与冠心病的发病、症状和体征相关,大气下陷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并且大气下陷证与心功能不全和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冠心病大气下陷证的基本法则.......
作者:张俊清;张军平 刊期: 2009- 05
-
战汗浅析
战汗是一种特殊的汗出类型.基本病机为邪盛正虚,乃阳气不足或阴气不足,难以与外邪抗争,须聚集正气后奋力抗邪.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感受表邪而气血为邪气所抑制;二是因误下损伤了正气;三是中气不足难以鼓舞正气驱邪外出;四是温病中阴津损伤难与亢阳抗衡,必须聚集正气奋力抗邪,以致发生战栗而后汗出.本文从战汗的类型、病因病机、转归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杨太生 刊期: 2009- 05
-
针刺留针时间探究
通过对、临床、实验研究的探讨,分析归纳针刺留针时间的依据,认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之间具有相关性.传统理论和实验研究提示留针时间一般以20-30min为宜,但临床还应以中病即止,即得气为准,根据疾病情况,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灵活运用.......
作者:鹿传娇 刊期: 2009- 05
-
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穴规律探析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文献共60篇,对其腧穴的使用数目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有40余个.多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大椎醒脑通督开窍,神门、内关宁心调神,太溪、肾俞补肾填精,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益智.结论:针刺治疗本病的用穴,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规律,动物实验研究用穴与临床用穴规律基本相符,并与......
作者:唐青青 刊期: 2009- 05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现状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件痛经针灸腧穴的运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方案的优化和制订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89-2008年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中所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对穴位选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主要分布于任脉与足太阴脾经,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下肢及腰背部;交会穴占很大优势;对于单穴的使用,次髂、三阴交、神阙、十七椎、地机具有初步的研究意义.结论:应用......
作者:马玉侠;衣华强;孙玉国;王志磊;陈晟;张明庆;于岩瀑;高树中 刊期: 2009- 05
-
试论人参通血脉、破坚积之功用
从药性理论、古方应用与现代药理、临床研究方面,探讨了人参通血脉、破坚积的作用机制、功效特点.认为人参补益心、肺、脾胃之气,以鼓运血行,而能通经活血;补益真元,扶正祛邪,兼导达经脉,使荣卫流通,则积块自消,而有磨积消坚之功.凡心肺气虚及气阴两虚之血行瘀滞,癓积日久而脾胃之气日衰者,用之皆有良效.......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 05
-
肾气丸与右归丸不同补肾机制与特点探析
方剂学中肾气丸与右归丸均为补肾阳之代表方,实际两方组方有较大差异,肾气丸是平补肾气,临床主要治疗肾气虚,肾主水生理功能下降,有小便异常症状者;右归丸为温补肾阳,主要治疗肾阳虚,肾藏精及生殖功能下降,有阳痿、遗精及不育等症状者.......
作者:陶汉华;吕翠霞;张甦颖;齐丽娟 刊期: 2009- 05
-
从中药维度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原则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药的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及其作用于人体的运动态势等方面来认识、界定中药的性能,即将中药的功能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的理化态势.中药复方的配伍原则和中医治疗原则是相对应的.即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扶正和祛邪-药组配伍原则,药性组配-能量(寒热)纠偏配伍原则,七情-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原则,君臣佐使-针对症状主次的配伍原则......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从肝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探讨肝病用药的基本原则
- 2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 4 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5 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获突破
- 6 耳穴减肥机制及临床研究概况
- 7 柴胡止血液对置IUD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IL-6的影响
- 8 得气内涵的演变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关系
- 9 中药软膏在痔疮术后的应用研究进展
- 10 逆转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P-gp和MRP表达的影响
- 11 二色补血草的研究进展
- 12 消、补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 13 HPLC法测定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中二萜酯类化合物含量
- 14 清经散治疗血热型月经先期32例
- 15 连方治疗先兆流产经验
- 16 定颤饮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7 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 18 针刺后溪穴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 19 温养筋脉手法配合蜡疗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临床疗效观察
- 20 中药对缺血性脑梗死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