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郁热不寐的形成与证治
提出郁热不寐的概念,进而探讨郁热不寐产生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其中疏达清散是治疗郁热之关键环节,宁心安神不可或缺,临证需随郁热所在部位论治.......
作者:丁元庆 刊期: 2014- 01
-
泄泻食疗源流考
泄泻食疗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泄泻食疗的起步阶段;魏晋隋唐时期,泄泻食疗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宋至金元时期泄泻的食疗更加详尽,已有大量的泄泻食疗方药记载;至明清时期,泄泻食疗已趋于完善.......
作者:姜德友;陈建荣 刊期: 2014- 01
-
大黄黄连泻心汤历史源流及古今应用
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与商朝“伊尹三黄泻心汤”关系密切,仲景理论应与《汤液经法》有重要联系,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仲景依据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泻心汤演变而成.大黄黄连泻心汤在古代作为经方被各医家传承与沿用,当今临床亦用于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肺出血等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宫庆东;张沁园;王洪海 刊期: 2014- 01
-
毕可恩对孤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结毕可恩对孤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孤独症的发病与中医的胎毒和胎儿在胎孕期的胎教及婴儿的养护不当有关.......
作者:毕鸿雁 刊期: 2014- 01
-
阴虚体质及其兼夹体质形成规律初探
探析了阴虚体质的概念及形成机制,并分析了阴虚体质复合气虚、阳虚、痰湿、湿热、瘀血和气郁等兼夹体质的形成规律.......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傅杰英 刊期: 2014- 01
-
豆科利水药物药性规律研究
从《中华本草》筛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豆科药物(豆科利水药物)共计74味,将所选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分别录入Excel中建立数据集,分析归纳各项统计数据,以探析豆科利水药物的药性规律.结果:豆科利水药物主归脾胃经,无毒者占大部分,可入食者多,主要高频功效为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止痛、止咳平喘等,以治疗气虚水肿、疮痈肿毒、淋证、咳喘痰多、脘腹胀痛等为主.......
作者:史雪;董利利 刊期: 2014- 01
-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取穴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取穴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选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对选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83篇文献中,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涉及了12条经脉的73个穴位.穴位归经属前三位的为胃经、任脉和膀胱经.结论: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取穴主要分布在与乳腺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
作者:魏凌波;陆永辉;邱学梅;陈少宗 刊期: 2014- 01
-
浅述清末医家范文虎辨治温病特点
清末民初名医范文虎在将诸家思想和方药用于辨治温病的同时,也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范氏兼容并包,不拘泥于寒温之争,能将各种诊法、治法为温病诊疗所用,拓宽了诸多治法在温病中的应用范围,并且在遣方用药、加减用量和食疗调护等方面有所创新.......
作者:孙昊;张思超 刊期: 2014- 01
-
从经方探析肉桂的配伍意义
肉桂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通经之功,是经方论治的常用药,配伍形式多样,作用迥异.通过对经方中肉桂性能作用的梳理,总结其在方中的配伍特点和作用为:温补下元,纳气平喘;摄纳浮阳,引火归原;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破阴回阳,和阳通滞;行血和营,佐制寒凉;补肾壮阳,温经散寒;温肾暖脾,温中上泻;补火助阳,交通心肾,;温通心脉,回阳救逆;甘温补中,益气养血.......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刘轶凡 刊期: 2014- 01
-
四时五脏脉浅析
遵《内经》之旨,论述了五脏本脉和四时五脏脉的含义,指出研究与四时相应的五脏脉象,对研究脉诊的产生机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京民;滕晶;刘继蕾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补肾活血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 2 冠心病中医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 3 热毒理论与心病关系源流探析
- 4 上皮-间质转化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
- 5 伤害,已被纳入国家疾病控制计划
- 6 山东省评出90位名中医
- 7 马钱子中毒及预防的研究分析
- 8 陈修园与《金匮要略浅注》
- 9 护士人群睡眠状况与怒情绪表达及情志病证相关性调查分析
- 10 消喘膏贴敷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 11 四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雷公藤提取物中内酯类含量的影响
- 12 张继泽应用药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 13 电针结合膀胱训练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胆气虚型焦虑症临床观察
- 15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辨治
- 16 潘立群运用托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
- 17 柔肝法的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 18 冬虫夏草提取液治疗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研究
- 19 桑仙降压颗粒对肾性高血压犬血压和RAS的影响
- 20 针刺联合黄芪多糖对db/db小鼠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