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重症肌无力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重症肌无力(MG)常见中医证候特征,分析MG中医基本病机.方法:纳入MG住院和门诊患者866例,使用频数、聚类、链接图等数理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MG患者常见中医证候特征.结果:研究病例中出现症状共计78个,症状出现频次总计10070次,而常见症状体征(出现频次45以上)为48个,累计出现频次为9509次,将总库所有出现症状进行链接图分析,找出MG患者核心症状,对MG......

    作者:曹敏;刘凌云;陈新林;刘凤斌;佘世锋 刊期: 2014- 06

  • 哮喘发作期气道黏液增多与中医痰饮相关性探讨

    黏膜杯状细胞增生及化生致黏液高分泌,而血管渗漏导致黏液清除机制受损,表现为患者黏液分泌量成倍增加及黏液栓形成,引起气道梗阻和窒息,使哮喘病死率升高.中医认为哮喘病机“专主于痰”,从痰治喘是治疗哮喘发作的关键环节.深入探讨哮喘发作期气道黏液增多与痰饮之间的关系,可为中医治疗哮喘理论及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途径.......

    作者:张玉苹;王青青;郑子安;邓秀兰;张晓晶;钟相根 刊期: 2014- 06

  • 耳穴贴压治疗乳腺疼痛30例临床观察

    乳腺疼痛、乳腺肿块及乳头溢液是乳腺门诊三大病症之一,其中又以乳腺疼痛为常见.引起乳腺疼痛的原因很多,如青春期乳痛症、乳腺增生病、哺乳期乳腺疼痛、人流后乳腺疼痛、癌性乳腺疼痛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增大,乳腺疼痛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我们选取以非癌性乳腺疼痛为主诉的患者30例,使用耳穴贴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董晓;李桃花;黄巧;钟馨;王志坚;赵立娜;祝东升 刊期: 2014- 06

  • 失眠阴虚火旺证因子分析

    目的:通过对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临床症状的研究,探讨失眠阴虚火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对筛选出的164例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的症状表现,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失眠阴虚火旺证以眠差、烦躁为主症,以心悸、眩晕、口干、神疲、健忘、食欲不振、头昏、耳鸣等为次症;舌脉表现多见舌红、苔薄黄、脉细、脉弦、脉数等;根据病位可将阴虚火旺证分为:心肾阴虚火旺证、心肝阴虚火旺证、肝阴虚火旺证、心阴......

    作者:陈聪;宋咏梅 刊期: 2014- 06

  • 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人格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特点,为研究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拟躯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作为测评工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308例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现场调查,使用“973计划”肝藏血主疏泄课题组的项目化平台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作者:吴昊;赵燕;唐利龙;赵勇;邓华亮;韦昱;杨毅玲;李玉梅 刊期: 2014- 06

  • “中土五行”理论及应用

    对“中土五行”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究,并对“中土五行”理论在《内经》中的应用及对后世医家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中土五行”理论,以土居中央、木金火水四行各分布东西南北四方为框架,强调中土的核心作用,即土居中央,中控四方.《内经》重视脾胃理论是“中土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体现;后世医家黄元御受其影响,发展和丰富了中气转枢及脏腑气机理论.“中土五行”理论对当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4- 06

  • 《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象钩玄

    探讨《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象及形成的机制,以及据脉辨证的临床意义.认为痰饮病的脉象有主脉、变脉之不同;“偏弦”作为痰饮病的主脉,不仅昭示饮邪致病的病理特点,更有助于临证时对饮停部位的定位,进而为确定痰饮病的证候类型及遣方用药提供借鉴.......

    作者:赵红;朱婷婷;张甦颖 刊期: 2014- 06

  • 辨证与辨体质浅析

    早在2000多年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通天》已经提出关于体质的两种分类方法,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西方医学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1]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自然人性论”中提出了“体液说”.他认为,生命现象是由土、水、火、风四种基本原素所组成,并按体型把人体分为弱型、强型、肥胖型与湿润型.之后还有德国克瑞都麦氏“体型说”、德国康德“血质说”以及日本古川竹......

    作者:程煜;林江涛 刊期: 2014- 06

  •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EMCC、CNKI、VIP、SPRINGER、Wanfang(从建库至2013年1月),纳入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或半保守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Cochrane手册进行评价,用Revman5.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

    作者:崔阳阳;孙伟伟;赵瑞华 刊期: 2014- 06

  • “浊脉”浅识

    《太素脉秘诀》“论四营脉”言:“浊者缓而粗.以手按之其脉浊,脉浊气亦浊也.重者,中浊而沉如紧.索隐重浊,亦在究其本原”.根据文献记载,浊脉的脉形是散脉和涩脉的兼脉,其形成与气血密切相关.浊脉是特异脉象,说明人体禀赋昏浊,气血运行失调,流动缓慢,血管硬化,易患冠心病与脑卒中[1].浊脉的感觉是粗糙不畅、欠缺润滑.1历代医家对浊脉的论述.......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