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药治疗耳鸣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耳鸣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CBM、VIP、Wanfang等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耳鸣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药物进行频次及关联规则的分析,提取高频药物及高关联规则药组.结果:终纳入的231首处方所涉及227味药物中,提取出13味临床常用药物(支持度15%,置信度≥0.7)和3味临床核心药组(支持度25%,置信度≥0.7......
作者:于莹;张功;黄海量;韩涛 刊期: 2016- 05
-
地榆本草考证
我国共有地榆属植物7种6变种,形态特征相近者有细叶地榆,地榆及其变种长叶地榆、腺地榆、粉花地榆、长蕊地榆.近年来,市场流通地榆药材涉及到地榆属多种植物,细叶地榆、地榆及4个变种包含其中;并且市场流通药材还有赤地榆、紫地榆等与地榆混淆者.不同文献对地榆的加工炮制方法描述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地榆生用较好,有些认为炒用效果佳.为正本清源、确保地榆药材质量,本文对地榆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加工炮制等进行了......
作者:杨冰冰;胡晶红;张芳;李佳;刘谦;蒲高斌;刘红燕;张永清 刊期: 2016- 05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终点指标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终点指标选择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终点指标的研究较少,终点指标的概念和特点认识不清,终点指标的选择缺乏依据和方法指导等问题.基于终点指标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中医药“复杂干预”“整体调节”的特色,借鉴西医选择终点指标的经验,推荐使用联合指标全面评价临床疗效.针对终点指标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主观性选择方法不适合终点指标的选择,且单一选择方法难免存在偏倚,宜结合多种选择方法,如首先采用文......
作者:史晓静;戴国华;高武霖;盛原羽;赵芳 刊期: 2016- 05
-
基于HIS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真实世界研究是以患者为核心,采用宽泛的纳入标准,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真实无偏倚或偏倚较少的人群中,研究某种或某些干预措施(包括诊断、治疗、预后)的实际应用情况.具有重视个体化诊疗,结果贴近临床实际的特点.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有效果比较研究、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注册登记研究、数据挖掘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技术平台的真实世界研究已经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主的医疗机构应用.......
作者:李晓春;戴国华;刘小翠 刊期: 2016- 05
-
论卫气失常是肥胖的核心病机
依据《灵枢·卫气失常》的有关论述,结合先前所述的卫气具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的观点,提出卫气失常是肥胖发病之病机核心的论点,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卫气生于水谷,是人体脏腑气化、肌肉运动的基础;多余的卫气可以转化为膏、脂存储于体内.若膏脂堆积过多,就会产生膏人、脂人、肉人,按照当代的认识,均属于肥胖范畴.因此,基于卫气失常阐述以肥胖为形态学特征的慢病病机,为采取少食多动的方法调整失常之卫气提供理论依......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6- 05
-
经前烦躁障碍症证候和症状分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经前烦躁障碍症(PMDD)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初步筛选经前烦躁障碍症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两个亚型.方法: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选取106例经前烦躁障碍症患者,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根据PMDD证型症状,采用频数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肝气逆证、肝气郁证是PMDD主要常见证.常见症状有23个,且以轻中度为主.公因子1为情志抑郁、焦虑、感觉无......
作者:孙文君;王海军;乔明琦;张惠云;辛荣荣;孙飞 刊期: 2016- 05
-
论脾“居中央”“灌四旁”
脾“居中央”“灌四旁”出自《内经》,是对脾胃状态的高度概括.“居中央”的内涵:脾胃同居中央的空间位置,通过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精微的基本功能,发挥脾胃作为“气血之源”“气机之枢”“五脏之本”的三大生命意义.“灌四旁”的内涵:脾胃的功能以“灌四旁”的方式得以延伸,在空间上以远至四肢,外及腠理,重及五脏为代表,将人体五官、百骸、九窍全部涵盖于内,并营养之,时间上形成了脏气法时的规律.脾“居中央”“灌四......
作者:冯珂;纪立金 刊期: 2016- 05
-
择时“扶阳抑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讨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注重左升右降之圆圈理论.以此理论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基本病机为“阳衰土湿木郁”,简而言之为清阳不升于左,故其治疗上主张升达左阳,使一气周流复常,清升浊自降,临证灵活运用“扶阳抑阴”学术思想对泄泻疗效显著.文章从针灸学子午流注时辰规律、《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辰规律,阐述了择时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为遵循时辰规律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韩林延;周正华 刊期: 2016- 05
-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有效率与安全性.方法:检索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筛选出合格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相应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5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组的临床疗效[RR=1.25,95%CI(1.11,1.42)]和心电图改善情况[RR=1.47,95%CI(1.33,1.63)].结......
作者:杨晨曦;刘敏;陈学君;李可建 刊期: 2016- 05
-
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研究质量,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经筛选纳入6篇文献,共5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有效率合并RR(95%CI)为1.310(1.18,1.43);心电图有效率合并RR=1.19,(95%CI)为1.1......
作者:刘敏;杨晨曦;鹿暖;李可建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周仲瑛从脏腑相关辨治心悸经验
- 2 保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 3 白花败酱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 4 中医药文献检索策略探讨
- 5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辨治及临床疗效评价
- 6 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TGF-β1、ET-1mRNA表达的影响
- 7 米杰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 8 黄芪当归汤改善晚期肺癌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 9 浅述清末医家范文虎辨治温病特点
- 10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辨治探讨
- 11 试论元气亏虚是消渴病发病的根本病机
- 12 针刺留针时间探究
- 13 6号染色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 15 中医实践的个体化特征与中医学术的整体论思想
- 16 通塞脉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 17 中药水蛭对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1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言语和语言异常的临床意义
- 19 《本草新编》的学术特色
- 20 西黄软胶囊中乳香、没药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