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59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279/R
邮发代号: 24-0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7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659X
- 国内刊号:37-127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论痰瘀关系在间质性肺疾病病机演变中的意义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种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以炎性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而痰瘀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可谓同源异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直接影响ILD病机演变.本文论述了痰瘀相关理论、肺系疾病与痰瘀密切关系及其病机演变,并将其病机演变过程归纳为津停生痰、由痰及瘀、痰瘀互结三个阶段.临床可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西医诊断,对痰瘀关系进行辨证判读......
作者:李燕村;张伟 刊期: 2016- 03
-
六淫理论研究述评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的核心内容,在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中,随着西方科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的普及,以及中西结合思潮的盛行,研究者愈加热衷于用微观分析的方法对“六淫”相关理论进行解说和阐释.例如基于气象学的参考数据对“六气”、“六淫”进行客观定量化限定,从气象学、病因学、病理学、证候学等诸方面论述“六淫”的本质,另外还有关于构建外感热病病因多维体系框架的设想,以及针对“六淫”邪气各自致病性特点进行不同的生物......
作者:孙志其;鲁明源 刊期: 2016- 03
-
含薏苡仁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薏苡仁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该平台V2.0软件,将含薏苡仁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平台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薏苡仁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结果:通过对含薏苡仁的72首方剂分析,总结出薏苡仁常用药物组合有6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祛湿除痹之功......
作者:张世鑫;宋立家;季旭明 刊期: 2016- 03
-
言气彰物论要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言气彰物”带出气与物的对举关系,反映了以气为本的认识论和无形之气对有形之物的感应性关系.言气彰物也是中医主要的方法论,通过对宇宙气理的认识,来把握人体生命法则和药物性味功能.言气彰物不但是中医重要的认识方法论和思想理念,更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新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因为其基本能阐释宇宙演变的规律和物质之间的本末关系,并且其横向取象比类方法能补充逻辑线性思......
作者:孔庆浩;图娅 刊期: 2016- 03
-
症状群落理论对中医辨证思维影响的探究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症状是病机的外在表征,证候则是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其所蕴含病机的统一体.中医辨证诊断的本质是通过症状集合这一疾病的外在表现,推测和判断内隐的病机.“症状群落”概念,是指在同一病证中出现,具有共同病理机制,常相伴而生的几个症状共同组成的症状集合.症状群落具有生态特征,是内在病理机制的外部表征,几个症状群落共同构成具体证候的临床表现.疾病在一个阶段出现的若干症......
作者:郑立群;苏静 刊期: 2016- 03
-
阴阳与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关系浅析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法则,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同样根植于阴阳,来自于同一生命本源一气.二阴二阳是根据“一分为二”在阴阳的基础上分出的四象,适合于诠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三阴三阳,则是根据“一分为三”演化出来的对阴阳更加精细的量化,更适合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无论“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都只是一种量化阴阳的方式,......
作者:逄蓬;陈孝银 刊期: 2016- 03
-
《内经》“阴阳和,故能有子”探析
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医家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阴阳和,故能有子”的注释,探析其深层含义.认为“阴阳和”是指男女气血的调和,不仅仅指男女之间的“阴阳和合”;男女夫妻双方的气血调和,是达到正常生育年龄时能够怀孕生子的必要条件;而男女夫妻的气血失和是发生不孕不育症的基本病机;以“阴阳和,故能有子”为临床指导思想,采用气血辨治方法治疗不孕不育症具有较好疗效;逍遥散作为调和气血的经典方剂,恰合这一病机,可广......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16- 03
-
湿热证辨治
《湿热条辨》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是指外感湿热病证即“湿温”,其与临床常见的内伤湿热证在临床特征方面既有交集又有所不同.前者以“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作为提纲,后者除了上述诸症外,还可表现为上焦之头晕、耳鸣、胸闷、咳嗽,中焦之纳呆、腹胀、恶心、呕吐、胁痛、黄疸、阴囊湿疹,下焦之癃闭、尿浊、尿频急、尿痛、大便溏滞等诸多症状和体征.提纲是湿热辨证的基准,而三焦的不同表现则可作为......
作者:王轶;朱生樑 刊期: 2016- 03
-
乌梅丸解郁理论探讨
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是厥阴病的主方,功在清上温下调气血,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关于乌梅丸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大量与乌梅丸解郁相关的古代及现代文献表明,乌梅丸对郁证尤其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型郁证,通过攻补兼施、寒温并调而达到解郁效果.本文从乌梅丸的组成、制方、文献记载和现代临床应用等多角度出发,对乌梅丸进行全面剖析,阐述乌梅丸解郁的临床机制......
作者:邢如意;张沁园 刊期: 2016- 03
-
肺积、息贲及息积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肺积、息贲以及息积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其所反映的病机特点,为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检索的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根据,对中医文献中关于肺积、息贲及息积治疗的文献进行搜集并整理,摘录其治疗的方药,录入数据库,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药物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解表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是治疗的主要药类;补虚药中以补气药物为主,所......
作者:卢敏;刘华东;朱益敏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脊痹汤配合膀胱经背部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 2 中医药工作要与医改“合上拍”
- 3 山东地区丹参种质多样性分析
- 4 含薏苡仁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
- 5 从系统层次观论中医治疗策略
- 6 仁青常觉镇痛、抗疲劳、免疫作用药理研究
- 7 葛根、枳椇子对大鼠血中乙醇浓度变化的影响
- 8 宣肺布津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机制探讨
- 9 丙肝诊断试剂直追国际水平
- 10 阴阳水火气血论之血证转化规律
- 11 中药结肠给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12 舌苔脱落细胞学的几种检查方法及应用
- 13 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4 针灸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概况
- 15 育阴化湿汤治疗慢性期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对IL-4与INF-γ的影响
- 16 抵当陷胸汤治疗癌痛的实验研究
- 17 丹参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 18 西黄丸外用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临床观察
- 19 祛风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20 经穴数量及经穴标准